資本主義劫貧濟富必須終結
終結從管制資本入手
劉宇凡
佔領華爾街行動在美國各地擴散,顯示民眾非常不滿金融資本所造成的危機,更不滿政府拯救金融肥貓卻要普羅大眾買單。但運動的發展,同時也向運動提出了新的問題,就是下一步怎麽走。
金融危機這一幕,香港十年前已經上演過。它證明了,只有對於普羅大眾,危機才是危機,但對於大資本家,卻是發財契機–在政府的支持下尤其如此。經濟後來復甦了,但是成果都落到大資本家手裡。正因為這樣,危機的結果就是貧富懸殊更為尖銳。這就是近年來大家都在談「地產霸權」和「官商勾結」的原因。
但是這種論述明顯有其不足。「地產霸權」的主流論述單挑地產老闆,實際上放過了整個金融資本,包括銀行、保險、各種基金,以至整個金融市場包括股市和貨幣市場等等。其實,任何個別資本家,以至任何一個行業,其能夠賺錢的前提,都是因為背後有整個制度保證了資本的循環和增值(錢生錢):貨幣資本→生產資本→商品資本→增值了的貨幣資本。[1]以地產行業為例,其資本循環的每個階段,都需要金融資本的配合,以至整個法律制度和政府的支持,才能完成,才能賺錢。擴而充之,金融資本本身也需要整個資本主義法律和政府的配合,才能發財。所以問題是資本主義,而不只是地產霸權。
金融資本無疑是資本主義的制高點,是其賴以運行和作惡的基石。正正因為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,歐美政府沒有趁機去收拾金融資本,才導致金融暴龍在被拯救之後,回過頭來再脅持政府繼續為其罪行買單,實行「賺錢自己袋,虧了大眾買單」。現在還不去針對整個金融資本,客觀上都是幫助大資本家轉移視線。
其次,關於「官商勾結」的主流論述,就其講述事實一面而言,當然沒錯;但是就其理論前提而言,卻是對錯混雜的。官商當然不應該勾結,政府作為公共權力機 構,當然應該公正公平。但這只是一種政治道德觀,而不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正確認識,本身不足以經世濟民。要有對策,就要對資本主義有正確認識。在資本主義 下面,錢就是權力,錢就是一切,錢必然可以收買官府和官員,所以官商必然勾結。只不過收買的方式,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,已經包裝得比較大陸那種醜陋資本主 義更為巧妙而已。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不會向大資本徵收足夠稅收來支付公共開支,都把稅基主要放在中下階層,結果入不敷支,政府又只 有求大資本購買公債。公債買賣本身就是最大的官商勾結。香港政府表面上不靠公債,但其實它的土地政策就是一種隱蔽的公債,只有靠勾結地產商和金融市場來購 買土地和為此融資,政府才有足夠收入。所以,要廢除官商勾結,除非你廢除資本主義;否則官府永遠都不會中立,永遠要勾結商家。有些人以為只要有普選,就能 夠消除官商勾結,這是泛民派的幻想。普選當然要有,但是民生要有保證,公義要有基礎,需要的是比較平等的資源分配,而不只是普選。把普選當成為唯一政治要求,其實是只敢針對政府,不敢針對大財團。
資本主義曾經起過歷史進步作用,但是20世紀以來,它越來越禍大於利。到了21世紀,它更因為要無限剝奪自然資源來滿足無限擴充的市場以便無限發財,已經造成全球生態破壞,已經威脅到人類後代繼續生存的基礎。資本主義早就該安樂死。
真正為千萬工薪族和為地球環境而奮鬥的團體和政黨,都應該支持終結資本主義。
這當然是一個長期奮鬥,但第一步至少要做到管制資本(capital control)。只有開始這一步,才能真正談到財富再分配。而管制資本至少包括下面幾個原則:
小資本要管活(例如工時規管仍然需要);
大資本要嚴管;
金融資本要管死 – 意思就是把主要銀行和保險公司收歸社會所有,並按照大多數人的利益來經營。
而所謂管,不僅是通過立法管制,還要有社會運動的經常監督,更要有全面民主的社會。民主奮鬥和經濟公義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。
現在還不首先針對整個金融資本,不但危機還會來,而且大有可能一次比一次猛烈!
2011/10/13
[1] 嚴格來說這只是產業資本的循環;金融資本的循環則直接以錢滾錢,不經過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階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