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

官商勾結的政經結構 《地產霸權》

原文 2010-07-22 余省三

「大市場小政府」、「自由經濟」、「自由市場」都是香港政治正確詞彙,不論什麼政策,商人、官員都會隨口用上一打半打這類空洞關鍵詞,並於最後硬生生補句「有關政策不違反市場經濟理念」為結論。

當然,自由與競爭是兩回事,大市場小政府更從來都是空話。特區政府是土地的唯一供應者,定期公開賣地保證土地供應,或是以不干預自由市場包裝,透過勾地表制度讓財團直接控制土地供應,這政策選擇本身實際就是一種高度干預。

再觀察社會實況,我們生活中由超級市場到貨櫃碼頭、地產、電力、煤氣、巴士,都是由幾個本地財團壟斷,我們不見得有很大選擇的自由,至於財團間的價格競爭更乏善可陳。

坊間有關這種官商勾結結構的批評,主要來自年輕一代公民力量,其論述主要建基於生活觀察,礙於欠缺商業運作經驗,往往雖擊中時弊,卻欠缺細節及流於 理論。而對土地制度政策及壟斷競爭問題有洞見的人士,則多是政府及商界中人,自然不願細談這方面的「心得」。結果傳媒充塞的不是商人官員的「自由市場原教 旨主義」謬論,就是重人文價值社會公義,但欠缺產業調研的「八十後」宣言,兩者皆未能說服重利保守的中產市民。

潘慧嫻的《地產霸權》(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)正好填補了這缺口。潘慧嫻曾任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私人助理八年,其後加入嘉里建設,負責土地物業估價及收購,對香港土地制度政策運作十分熟 悉,並從政策歷史及制度入手,剖析地產泡沫,及社會經濟持續不公的根源。

土地制度 競爭政策缺失

作者認為,今日香港最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及經濟問題,根源都在特區政府的「土地制度政策」及「壟斷競政策」缺失之上。而土地與稅收制度,正是社會不公 義的溫﹕土地壟斷、地產泡沫、官商勾結、行業經濟過度集中、貧富懸殊……都可造成社會的不公義。除非土地與稅收制度徹底改革,否則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將難以 解決,作者認為﹕只有民選政府才有能量推動這艱巨的改革。

九七年前港英政府以賣地為主要收入來源,土地收入佔政府總收入逾三成。採取高地價政策,也讓英國企業受惠於較低利得稅稅率。九七年後特區政府儘管信 誓旦旦,時刻以「關注公眾利益」為口號,政策卻處處公然向財團輸送利益。例如未經公開招標便把數碼港地皮批予電訊盈科,其他例子有「孫九招」、西九項目單 一招標、「紅灣半島」私人參與居屋事件,都反映政府官員對地產商曲意逢迎。

" 近年香港社會上上下下已為資本家控制,經營環境自由盡失,資本家的醜陋面貌早於無意間流露,他們不為幾乎是世界最少稅項和最低稅率以及不徵收遺產稅而「感 恩」(當然不是要他們「還神」而是應多做慈善捐獻;香港公司稅率百分之十六點五,世界最低;個人入息最低稅率則為瑞士的百分之十三點二〔香港百分之十 五〕;中國企業稅百分之二十五,個人入息稅率累進,由百分之五至四十五),反而憑藉坐大的財勢,不惜出盡合法欺詐手段榨取最大利潤……。 " -- 《為何應定較高的最低工資》 林行止

其中「孫九招」暫停定期公開拍賣土地,政府更把土地供應的時間、選址的控制權拱手相讓予地產財閥,原本暫時措施的勾地表制度,不經不覺已成了長期政策。雖然政府不承認,但事實上政府已在行高地價政策。比港英政府更涼薄的是,特區政府除了限制土地供應外,更停建了居屋。

近期大吹大擂的「九招十二式」,說穿了不過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指引,而內容也不過是要求地產商以道德一點的手法售樓而己。打鑼打鼓把這些既不足也無力的指引說成「降溫措施」,實在愚民至極。

六大家族財閥

財閥們對出口少有興趣,每位教父的帝國核心都是壟斷經營權、特許牌照和政策造成的封閉市場所孕育的實質企 業聯盟(de facto cartel)。他們擅長建立政商關係獲取本土各行各業的特許經營權,及透過政府的產業扶持優惠政策套利(例如所謂高科技)。由食米蔬菜鮮肉進口、港口、 電力、交通、電訊、石油、至混凝土、海沙、石礦、賭業,形形式式的牌照、管制與壟斷經營權,及由此引伸不同行業的實質企業聯盟(例如建築、地產、超市), 使財閥們不需要研究技術,無須面對國際競爭,不用建立國際品牌,就累積龐大財富。 -- 《亞洲教父: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》周博(Joe Studwell)

在各種壟斷經營權之下,市民被迫為日常必需品——住屋、管理費、食品、交通、燃氣、電力——支付過高價格。但政府不是為虎作倀協助財閥壟斷經營,就 是採取被動「自由市場不干預」政策助長壟斷經營。中世紀政府靠攏地主,透過地主行使經濟權力勞役百姓。今日之差別只在於市民每日工作十二小時領薪水,再被 迫向財閥進貢。普通市民耗盡畢生積蓄以按揭槓杆買發水樓,每月還債供息,還要向發展商交管理費,到商場食肆快餐品用膳購物(租金直接或間接與營業額掛 勾),燈油火蠟,衣食住行,月底你計計每月支付予那六大家族財閥的金額佔月入的比例,恐怕你會以為自己仍活在封建時代。

地價高企變相是一種間接稅,發展商基本都把地價全轉嫁置業人士,高地價重擔由購買私人樓的消費者承擔。地產財閥獲超高回報,並享受較低利得稅稅率;政府從賣地獲超額公帑,養活不斷膨脹,薪津偏高的公務員一族。

財閥政治影響力極大

地價高企,地皮面積龐大,地價非一般中小型發展商能承受,更使地產市場愈來愈寡頭壟斷(Oligopoly),地產財閥的政治影響力愈來愈大。 據《南華早報》報道,截止今年三月,六大地產商的董事在各法定及諮詢組織擔任共達五十六個職位,比九八年的十六個職位大幅增加。另外,六大地產商在八百人 行政長官選委會中佔有不少席位,並對多個立法會功能組別極具影響力。換句話說,地產財閥不單有力影響行政長官人選,更能在分組點票中否決任何議員提案。

分配及限制土地供應,項目地積比率,補地價等決定,只由數名政府官員決策,欠缺透明度。政府似乎沒有從梁展文事件汲取教訓,局長級官員退休後,仍可 尋找有直接利益衝突的工作,首長級公務員離職就業檢討委員會根本沒有約束力。「識做」官員大搖大擺在退休後一邊領長俸,一邊到財閥的公司支薪。

政府的認受性來自北京和財團主導的一小撮人,自然向北京治港官僚及財團傾斜,現在香港高級的官員,我同代 的聰明人,也就不會去擋住北京治港官僚及財團對政府的暗箱操作。不過財團和主權國官僚的影響向來很大,1997後只是延續,倒是特區行政長官的自主性似更 弱於受命倫敦的港督,遂惡化了「打籠通資本主義」的局。-- 陳冠中 《我這一代香港人》(2005)

高槓杆賭局貢獻在哪?

樓價瘋狂上升,就算今日沒有董建華也沒有八萬五,最終亦必然崩盤。升幅愈大,跌幅愈大,傷亡愈慘重。香港社會根深柢固地誤信「地產就是財富」,一個 單位不只是安樂窩,而是一種儲蓄工具。其實,地產更像高槓杆的賭局,經濟環境逆轉,失業率急升,樓市泡沫爆破,一代人的財富便隨風而散。這便是高地價政策 的代價。

《經濟學人》認為.最低工資立法,令香港自由經濟制度的實驗告終。《經濟學人》醒悟得太遲矣,香港自從 1983年11月引入聯滙制度,已令自由經濟制度半身不遂;再加上1985年4月起規定每年賣地五十公頃,香港自由經濟制度已名存實亡。干預帶來更多干 預,我們已走上勞役之路(港人在高樓價壓力下,不是正被勞役嗎?)。香港自1997年8月起所玩的遊戲叫做「財富大轉移」.... 香港股市再非一個投資之地,早已變成同澳門一樣──賭場,在股市進行的只是零和遊戲,70%交易是trading而非長線投資,令整個社會變得愈來愈憤世 嫉俗。在零和遊戲中,蝕錢的人多、賺錢的人少。當整個社會失去晉升機會,人人心存僥幸,又怎會不暴躁?-- --《信報》投資者筆記, 曹仁超 (2010.07)

通貨膨脹、資產泡沫、財富轉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哪裏?九七年樓價從高峰崩盤,轉眼已十三年光景。地產財閥積累多年超高回報,加上享受公共事業壟斷性現金流,泡沫爆破後只是一兩年回報率暫時降低。但當年四十歲的中產一族若未能在瘋狂的樓市炒賣及時脫身,這十三年的日子定感觸良多。

"Now, increasingly, people are being managed not represented. If we don't provide a democratic opportunity, one of three things will happen, either people will become cynical, and cynicism will destroy politic and open the way to dictatorship; or they will just abstain, which will destroy the legitimacy of government; or they will turn violent,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history of violent, in most case, the only way to resolve it was to provide democratic right. " - Tony Benn on Democracy

伸延閱讀
* 《我這一代香港人 - 成就與失誤》 陳冠中 (2005)
* 《獨家專訪亞當斯密》 趙耀華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 (2009)
* 《為何應定較高的最低工資》 林行止 (2010.07.20)
* 《財閥經濟的金權遊戲》余省三 (2010)
* 在反特權情緒下讀《地產霸權》:好書推薦 Stanley Chan (2010)
* 《The Commanding Heights :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》 [part 1 (2 hours video)], [part 2 (2 hours video)], [part 3 (2 hours video)] -- A documentary that show how economic belief swung, over-simplified and hijacked over last 100 years.
* 《Andrew Marr's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》 - Episode 3 - Britain in 70's
* Tony Benn - 《History of Democracy》, BBC
* 《Uneasy Partners: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PROFIT in Hong Kong》 by Leo F. Goodstadt
* 《Profits, Politics and Panics: Hong Kong's Banks and the Making of a Miracle Economy, 1935-1985》 by Leo F. Goodstadt
* 《Land Administration and Practice in Hong Kong》 by Roger Nissim
* Universal Healthcare Debate : Paul Krugma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